您当前所在位置: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 热点关注 >> 中心新闻 >> 浏览信息
“东南亚论坛”2022国际会议暨粤港澳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论坛在广州顺利举行
11月26日,由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东南亚论坛”2022国际会议暨粤港澳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广州顺利举行。来自我国北京、广东、云南、四川、江西、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11国等国家的政界、学界、商界和社界专家代表共聚探讨合作与发展之道。
论坛嘉宾合影留念
区域合作迎“亚洲时刻”
东南亚论坛举办正当时
此次“东南亚论坛”召开有着特殊的背景。2022年东南亚地区举办了几场系列外交活动:东盟10+1会议、10+3会议、东亚峰会、G20会议、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中国与东盟作为其中的重要参与方,通过双边及多边的磋商会晤,达成了多项涉及国家间、区域及全球性问题的重要共识。它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深化合作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更明确的思路和更务实的方案。此次“东南亚论坛”则以今年东南亚的“亚洲时刻”精神为基调,以“携手复苏、协同创新”为指引,聚焦“共同应对挑战: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之主题,旨在交流和探讨如何依托区位优势与发展优势,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南亚国家的协同创新发展,优化多边主义格局,以应对全球变局下的新挑战,推动中国-东盟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
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吴坚主持会议
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刘锦,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陈广俊,广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朱超华,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郑建民,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教授,中国产学研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暨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建华等领导和嘉宾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此外,泰中友好协会会长暨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顾问功·塔帕朗西,柬埔寨国家发展资源研究院顾问、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陈勒提特向论坛发来贺信。
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表示,当前中国-东盟正致力于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它既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南亚地区各国的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的合作指明了方向。
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致辞
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分为三个部分。多国专家学者首先围绕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在合作机制建设、文化教育交流等方面进行了第一部分的演讲与论述;在第二部分,发言专家们从中国-东盟的全球性、区域战略性视角及国别视角出发,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可行思路;最后,专家学者分别以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下的粤港澳与东南亚合作、“一带一路”方面政府-企业关系的地缘经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文莱双边经贸关系、澳门参与大湾区建设的进展、粤港澳大湾区与印尼的国际中文教育+职业跨区域合作以及后疫情时代的中缅关系等为主题进行演讲。华师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云刚教授对主旨演讲作总结。
此外,论坛还设立三个分论坛,其主题分别为:全球变局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南亚:经贸复苏与协同发展、多边主义视域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南亚:科技创新与成果共享、为可持续的未来重塑“中文+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知识生成与实践路线三大主题,邀请了来自中国广东、北京、上海、云南、四川、澳门、台湾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和东南亚国家代表从经贸、科技及国际中文人才培养等进行讨论交流。其中,中国-东盟供应链建设及产业发展、中国东盟的能源及海洋合作、“中文+职业”人才培养等议题成为会议焦点。
目前,“东南亚论坛”国际会议已连续举办六届,致力于联动与促进东南亚华人华侨、国际中文教育、高等教育及东南亚企业界间的对话合作,成为促进国别和区域间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
参会嘉宾访问东南亚研究中心